多地通报防疫违法案例,法治日报:疫情面前容不得半点侥幸

发布时间:2022-03-26

近期,国内疫情点多、面广、频发、防控形势严峻复杂。各地动员一切力量全力以赴,千方百计让各项工作跑在病毒前面,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与此同时,多起“故意隐藏行程被拘留”“个人防控责任不落实被立案”“不配合疫情防控被问责”的案例受到关注。

依法防疫,每个人即是受益者也是责任人,守住法律底线就是守住公共安全的红线。只有不断增强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才能有效提升公众防疫的自觉性,为阻断病毒传播贡献自身的力量。

 各地要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提高效率和落实细节上下功夫,做好信息发布和宣传引导,紧盯核酸检测、抗原筛查、流调溯源、医疗救治、免疫接种等各个环节,谨防“一刀切”“层层加码”,保障群众的健康安全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依法防疫,每个人即是受益者也是责任人,守住法律底线就是不触瓶公共安全的红线。只有不断增强法治意识和责任意识,才能有效提升公众防疫的自觉性,为阻断病毒传播贡献自身的力量。”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杨宏山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认为,疫情防控既需要防控机构做好扎实的工作,也需要每个公民提升自身的风险意识,积极配合做好相关工作。

妨害防疫行为

依法严惩不贷

北京对此轮新冠肺炎疫情情况的通报显示,一些地区和单位在常态化防控工作中存在不足。某烤鸭店未落实健康宝扫码登记、体温检测等防疫措施,3月10日至15日期间进店830人中477人未扫码登记,且经营人未主动报告临时试工人员在店内工作情况,导致相关人员未及时纳入流调管控,造成疫情扩散风险。

“流调是疫情防控的关键,流调收集的信息能够起到有效遏制疫情的关键作用。”杨宏山说:流调的全称是流行病学调查,通俗来说,就是疾控部门调查可能感染病毒的人。流调工作需要获取公民的个人信息、健康状况、相关旅游史、居住史和病例密切接触史等。

“从疫情防控的角度来说,公民有义务如实告知其行程轨迹等信息。若是一些信息涉及个人隐私,则需要考虑这些信息公布到什么程度足以让别人知晓,同时又不侵犯隐私。”中国政法大学应急管理法律与政策研究基地主任林鸿潮说,有些地方在处理这一问题时,已经有比较成熟的经验,例如模糊一些个人身份信息等,以此来保护公民的隐私。

此外,多个城市近日也通报了与疫情相关的违法犯罪案例,引发深思。

3月22日,河北省涿州市一男子从中高风险地区返回后,未按要求第一时间向所在社区报备,并多次出入公共场所,与多人聚集聚餐。3月6日被明确告知其为密切接触者后,仍出入公共场所及所在公司。最终,该男子的违法行为导致4名与其密切接触人员确诊新冠肺炎,多人被医学隔离观察。

3月17日,广东深圳公安机关通报称,某男子在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多次外出,并使用他人身份信息和健康码。在获悉自己核酸检测呈阳性后谎报形程,隐瞒接触史,不配合流调工作。

3月15日,陕西省通报,姚某某3月5日曾与确诊病例同处一个餐厅,在其明知自己和确诊病例有轨迹交集,却未按照防疫措施要求主动向社区、单位报备,且在自身出现明显不适症状后仍未报告疾控部门。自行服药并多次出入公共场所,致使10余人感染新冠肺炎。

对此,杨宏山任务,疫情面前容不得半点侥幸心理。这些违法违规行为不顾人们健康安全,影响疫情防控大局,严重触犯法律底线。根据传染病防治第十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 ,必须接受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疗机构有关传染病的调查、检验、采集样本、隔离治疗等预防、控制措施,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面对当前疫情,要让立法、执法、守法形成闭环,通过严格执法,传播法治文化,不断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社会责任,让人们养成配合疫情防控的自觉意识”。

 增强防疫意识

坚守法治底线

从3月20日起,北京多个区加大了对区域内商铺落实扫码登记等防疫措施的执法力度。

当天,北京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在北京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要严格执行防疫政策措施各项要求。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对违反防疫规定、隐瞒旅居史密接史与病例有时空轨迹交集不主动报告,出现症状不主动报告的人员要依法依规处理,对单位防疫不力的要追究责任。

健全防控机制

谨防“一刀切”

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

3月23日,新华社发表评论元文章认为,当前,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仍需不断健全,落实防疫工作要注重刚性执行,不容松懈。吗。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严防死守、众志成城,才能将疫情防控的大网织的更紧更密。

文章指出,各地要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提高效率和落实细节上下功夫,做好信息发布和宣传引导,紧盯核酸检测、抗原筛查、流调溯源、医疗救治、免疫接种等各个环节,谨防“一刀切”“层层加码”,保障群众的健康安全和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针对如何实现疫情防控常态化, 林鸿潮认为,这轮疫情延续的时间很长,中间起起伏伏,日常和非常的边界不像原来那样清晰,既要在比较常态化的状态下来应急,还要继续日常的生活。在疫情的形势不断变化的情况下,要求我们对治理、防控措施进行非常迅速地调整,这种调整不能是大起大落式的,而是快而轻的。

“这对我们原来的治理模式形成了挑战”。在林鸿潮看来,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每个人都身处其中,公众逐渐了解到病毒传播的规律和特点,各地各国的防控政策等。我们在制定防疫政策时需要考虑到,政府决策和公众内心的期望不能有太大的落差。

联系客服

客服专线

18853119859

微信扫码